为落实省、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摸清区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现状、存在问题,近日,济南市历下区委编办组织开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专项调研。座谈会上,调研组重点了解现有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情况、资产规模情况、与其他单位的协调配合情况。相关单位负责人就工作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央、省、市确定的改革任务。近年来,历下区委编办着力解决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以及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与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统筹推进,目标明确,分步实施,初现成效。
一是转移职能强化民生保障。针对现有经营类事业单位资质低、规模小的特点,历下区确定了“扎口管理、职能转移、适时撤销、人员分流”的改革方式。与全区重点建设项目相结合,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承担的开发建设后续民生保障服务职责划转给相关街道办事处和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的开发建设经营职责转移给市场。建立编制“蓄水池”,优先调剂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领域。
二是撤销机构保障新建学校。与新建学校筹划机构编制资源相结合,适时撤销经营类事业单位,将机构限额用于设立新建学校,将撤销单位收回的事业编制用于新建学校和中小学核编,保障了适龄儿童就学需求,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实现编制资源效用最大化。
三是考选人员充实环保一线。与补充街道环保网格化监管力量相结合,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按分选岗的方法,将117名分流人员平稳安置到各街道环保网格化监管中心,优化了区域内人力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街道网格员队伍力量大、扎根基层、情况熟悉等优势,将网格长、网格员、协管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基层力量统一纳入网格化体系“组团式”管理,有效提升了基层监管执法能力,实现推进改革、保障民生、控编减编的多赢局面。
四是推进改革服务中心工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由事业单位改革小组牵头抓总,区委编办制定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区人社局负责做好人员安置,区财政局、区审计局逐步开展资产清算、债务处理工作,区委办、区政府办加强全过程跟踪督导。目前,历下区已对现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合并、人员统筹、资源整合,着力打好干部队伍“团结牌”,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