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改革部署要求,以规范“属地管理”工作为契机,通过推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一系列工作的流程再造、机制创新, 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突出求真务实,完善工作机制。历下区充分学习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做法和上海市“一网统管”“大联动”工作经验,深入姚家、龙洞、大明湖等街道调研,充分听取街道对规范“属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在调研基础上,印发《关于规范“属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制定《“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依单监管问责制度》《区级职能部门向街道交办事项准入机制》等6项配套工作机制,涉及17项重点任务,构建起“1 6 17”工作体系,作为开展规范“属地管理”工作的总依据、总抓手。
二是突出“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完善平台建设。结合历下实际,积极协调市区热线部门,开发属地管理模块,建立起区级呼叫响应平台,设计平台使用街道呼叫-工单流转-部门响应-办结反馈-考核评价“五步闭环工作法”,设立“街呼区应”工作专席,设置“呼叫响应专员”,确保平台顺利建成使用。印发《济南市历下区“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呼叫响应平台使用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实行“一事一考”考核办法,建立“呼叫”事项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制度,将群众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职能部门和街道工作的重要指标。
三是突出《清单》管理,完善处置流程。历下区在山东省7大重点领域51项和济南市11大领域81项《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事项基础上,将市级81项事项进一步颗粒化为120种情形,方便负有巡查发现职责的网格员发现问题。例如对“消防领域安全生产监管”,颗粒化为“对消防设施、器材、标志类未保持完好有效或配置、配备不符合标准的监管执法”“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道或者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救援障碍物等行为的监管执法”“对其他消防违法行为或者隐患的监管执法”3个颗粒项共计11种情形。在编制处置“流程图”“说明书”过程中,将一个事项的处置按照“网格前端巡查”“街道综合管理”“部门监管执法”进行划分,明确各级的职责权限和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