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五个突出”推进规范“属地管理” 助力基层治理创新-尊龙官网入口

济南市历下区“五个突出”推进规范“属地管理” 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日期: 2020-12-09

济南市历下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学习借鉴北京、上海“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先进经验,以“做实党建统领、做强街道龙头、做优社区网格”为方法路径,统筹资源建平台,规范清单建机制,全面推动“街呼区应、上下联动”机制完善和落实,深入拓展“企业呼叫、政府报到”,初步构建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双轮驱动改革。历下区以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实行街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双轮驱动改革。2019年,在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立的“7+5”工作机构基础上,以姚家街道为试点,实行街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双轮驱动改革,建立“工委 专委”运行机制,加强街道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村(社区)、辖区单位之间的资源统筹,推动党建共建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2020年,在全区13个街道全面推广“工委 专委”工作模式。坚持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充实街道编制员额,将简政放权、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控编减编等调整出的编制优先分配给街道,结合辖区人口、面积、财政收入、工作量等实际情况,以满足街道工作需要为原则,重新分配各街道事业编制。

二是突出“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完善平台建设。市热线办将历下区作为全市唯一一家“街呼区应”平台试点,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基础,开发规范“属地管理”模块,设立“街呼区应”工作专席,设置“呼叫响应专员”,实行“街道呼叫-工单流转-部门响应-办结反馈-考核评价”五步闭环工作法,确保平台有序高效运行,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政府解决问题方式渠道。印发《济南市历下区“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呼叫响应平台使用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实行“一事一考”考核办法,建立“呼叫”事项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制度,将群众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职能部门和街道工作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历下区街呼区应专席派出“呼叫工单”85件,呼叫响应率100%,很多街道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事项通过“呼叫”区直部门得到积极响应,老百姓的身边事和烦心事得到了快速解决。

三是突出《清单》管理,做好处置流程文章。历下区在山东省7大重点领域51项和济南市11大领域104项《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事项基础上,将市级104项事项进一步颗粒化为150种情形,方便负有巡查发现职责的网格员发现问题。借助我区网格化基层治理优势,以省市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为基础,区委编办牵头将网格员工作职责进行清单化,通过对网格前端巡查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形成《基础网格员工作职责指导清单》(13大类42项)和《专属网格员工作职责指导清单》(9大类26项),引导网格员有效履职尽责。在编制处置“流程图”“说明书”过程中,将一个事项的处置按照“网格前端巡查”“街道综合管理”“部门监管执法”进行划分,明确各级的职责权限和处置流程。通过清单式管理,将网格、社区、街道和区级有效联通,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是突出“智慧治理”,构建上下联动运行体系。积极打造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构建集中研判、分流落实的“中枢大脑”,强化区级、街道、社区之间的工作联动,消除部门单位信息壁垒,有效破解“九龙治水”难题,全面提升问题处置效率,事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自平台运行以来,已征集各类问题150000余条,三天内办结率达95%,一周内办结率达99%,群众满意率达99.5%,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难事街呼区应”。通过不断完善网格巡查发现、社区协商处理、街道综合管理、部门监管执法的协同联动机制,“网格发现、社区协商”“社区吹哨、街道报到”“街呼区应、上下联动”的“三级平台、四级联动”基层治理新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五是突出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吹响营商环境哨。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相融合,在“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基础上创新开展“企业呼叫、政府响应”机制和“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工作。制定《历下区“企业呼叫、政府响应”事项指导目录》,涵盖党建服务、政策解答、诉求反映和企业投诉四大类共30项具体事项。同时,发挥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先发优势,突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历下区块-济南中央商务区和明府城-泉城路东西两大片区,划出“专属网格”,配备“专属网格员”充当“哨兵”,将政府的政策“传”下去,将企业的需要“摸”上来。在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办理、财产登记、社会保险、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服务,确保营商环境继续保持全省区县第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