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提升机构编制业务服务水平,提高机构编制数据使用效率,济南市历下区委编办以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三项举措探索“大数据 区块链”打造智能实名制管理系统,推动实名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安全先行,着力打造“链上”编办。面对日益繁重的机构编制信息和人员编制证明出具业务压力,探索将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与机构编制业务深度融合,利用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的不可抵赖性解决机构编制证明的权威性问题,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减少出具证明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注重数据安全,采用不间断电源、充氦硬盘、磁盘阵列、refs、异地灾备等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高强度保护,提高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业务办理数据以及机构编制文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损坏、掉电、误删不影响业务运行。
二是问题导向,着力打造“数据”编办。按照“问题导向、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依托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济南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开展集数据展示、分析应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大数据系统的开发建设。通过调用省市系统查询接口,调取机构编制信息和在职人员信息,对全区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在职人员及编外人员的信息管理、职务任免、人员调动等各类业务数据进行归纳,形成历下区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大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展示,为全办开展业务监测、数据分析、形势研判等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通过机构编制文件与大数据仓库的深度融合,建立起机构编制文件库和超编台账,做到了机构编制台账与机构编制文件的一键反查,可以根据调动文件预测未来超编情况,防止超编任用干部,同时能够督促各部门(单位)及时根据文件办理入减编。通过大数据系统,全办人员可以同时查询各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及相关文件,还可以定制个性化查询数据报表,并对错误信息进行纠正,极大地提高了机构编制数据的使用效率。
三是一网通办,着力打造“智慧”编办。依托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行网上办事,部门(单位)在线填写提交业务申请表、提交业务附件,编办在线审批机构编制业务,实现了关键业务指标修改、用编进人计划、入减编业务的一网通办和不见面审批,做到了业务全流程网上运行和无纸化办公。通过实名制数据应用挖潜,实现了对全区人员实时变动情况、人员结构组成和长期趋势走向的监控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直观依据。自智能实名制管理系统搭建完成以来,累计为组织部门任免干部提供机构空编信息两万余条次,为机构编制分析决策提供机构数据两万余条次、人员数据五十余万条次,有效提高了历下区的机构编制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