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大应急管理体系,历下区从体制机制调整入手,着力优化重点领域机构职能,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聚焦职能优化调整,健全完善组织架构。调整区安委会领导及组成人员,强化区安委办巡查督查职能,优化调整区应急局内设机构设置,在区应急局设立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科,加挂安全生产巡查督查科牌子,承担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巡查考核、行业安全生产指导等工作职责。统筹协调本部门、本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同时,厘清部门间应急物资保障职责分工,切实做到科学合理、无缝衔接,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安全可控。
二是聚焦流程再造,优化职能运行机制。以流程再造工作为引领,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推进区应急局“三定”细化分解,将内设科室职责拆分为最小颗粒化单位。聚集主责主业、政策标准高、廉政风险高的职责任务,编制岗位规范流程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步骤、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提高区应急局履职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站向社会公布区应急局权责事项364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危险化学品监管、自然灾害防救等应急领域方面的事项,编制部门职责边界清单,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三是聚焦资源整合,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充分借助5g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应急指挥中心,以空地一体指挥平台为核心,实现灾害隐患实时监控巡查,将辖区内的各路视频监控数据集成汇总,同步到应急指挥大厅,实现全域监控信息的实时显示和事故的实时报警。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在全区布局安全物联网,形成了一网覆盖的立体化监测报警网络,实现对隐患部位的24小时动态安全监测。同时,定期进行地震、水灾、消防救援等专业技能培训演练,锻造一支业务过硬、一专多能的应急救援尖兵,形成应急救援“拳头”力量。
四是聚焦统筹应急工作力量,推进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以规范“属地管理”工作为切入点,推进街道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明确区直有关部门单位与街道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夯实区级应急管理部门主体责任,强化街道配合责任,全方位增强应急处置力量。同时,依托各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结合全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提升网格化应急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全区24个应急救援站和1352个网格的作用,配合开展安全巡查、值班备勤、宣传教育等日常事务性工作,确保应急工作组织有力、响应迅速、应对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