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高度重视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精心组织、高标推进、细化措施,突出部门联动、重点步骤、灵活高效,强化协调配合、环节把关、效果使用,着力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质量,扎实推进核查工作有序进行。
突出部门联动,强化协调配合。一是精心组织实施,研究制发全区机构编制核查通知和实施方案,明确核查的方法步骤、操作流程、时间节点,严格按照单位自查、数据审核、实地核实、数据报送等环节分步实施,召开全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会议,高标部署、强力推进。二是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分别从编办、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选派1名分管领导和2名工作人员,组建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专班,负责核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落实,通过研究讨论数据比对和“四方联审”的重点、难点问题,凝聚共识,提高核查工作统筹力度。三是创新工作措施,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1234”工作法,单位填报1张人员信息明细表,经历2上2下轮次审核,进行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财政预算、人社保险3类系统数据对比,编办、组织、人社、财政4家部门联审确保实名制信息准确无误。
突出重点步骤,强化环节把关。一是开展综合培训,采取“以会代训”方式,在全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会议上区委编办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对核查工作的细化流程、数据填报、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辅导培训。二是进行专项攻关,区委编办内部分成4个审核小组,联系和指导各街道、部门单位进行机构编制系统内的机构信息核对和人员信息维护,针对教育系统的64家学校、幼儿园,采取轮训和集中办公的方式,区委编办、区教体局相关业务科室同志现场辅导。三是统筹全面推进,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部门的沟通调度,统一规范信息审核口径,了解各类信息审核进度,截至目前,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信息和人员信息第一轮“过筛子”审核已基本完成。
突出灵活高效,强化效果使用。一是建好系统比对数据库。对部门单位的实名制数据信息与财政预算、人社保险等系统数据进行集中比对,查验人数差异和人员基本信息差异,制定《编制、预算、社保数据不一致情况比对表》,向部门单位逐一反馈后由财政、人社部门进行问题界定和处理,高效完成编制、预算、工资、社保数据各万余条信息比对任务。二是提高实名制信息精准程度。按照全面、准确、实用原则,在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专设人员信息查询方案,部门单位直接按照查询方案导出信息,形成人员信息明细表,经过编办、组织、人社、财政四部门对人员各类信息进行联审,提升实名制数据质量。三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全面摸清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底数的基础上,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和前期各类改革的遗留问题,强化法制意识观念,认真梳理分析形成整改台账,制定措施逐项消化解决。优化实名制业务办理流程和“实名制信息系统 机构编制台账”对照管理制度,提高信息维护时效和数据比对频率,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日常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