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助推监管方式革新,济南市历下区以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为主线,以明确监管职责、应用信用监管、推进社会多元治理为突破点,精心打造事中事后监管升级版。
一是聚焦“职责法定”,动态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持续推进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开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全区32家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的颁布、修订、废止以及部门(单位)职能变化情况,结合执法检查的工作实际,认真梳理、适时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经过本轮修改,有调整的部门(单位)共有11家,修改随机抽查事项要素内容共计110余项。各部门(单位)坚持权责法定、依法行政的原则,对取消和承接的每一个事项都做到同步研究、同步提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措施,动态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防止出现“监管空白”。
二是聚焦“信用约束”,用好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借助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了执法人员、检查对象和检查事项“三个全覆盖”,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加强随机抽查结果运用,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所有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实时推送抽查结果,实现抽查结果信息共享。自平台使用以来,已建立抽查计划110个,入库监管主体104625个,公示2942家随机抽查市场主体信息98000余条,切实提高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利用率,有效避免了因徇私舞弊而带来的随意执法和选择性监管,极大遏制了监管部门和执法检查人员自由裁量权,最大限度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监管更加公平公正。
三是聚焦“多元共治”,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努力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激励机制,形成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倒逼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及时收集社会反映的问题。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大力实施推广明厨亮灶工程,截至目前,在后厨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的餐饮单位达到了800余家,其中安装透明玻璃、隔断矮墙450余家;安装视频显示350余家,这些技术手段对餐饮业户不法行为形成有效震慑,提高了社会共治水平,监管效能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