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委编办深化“优编强基”改革 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尊龙官网入口

烟台市福山区委编办深化“优编强基”改革 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日期: 2024-11-27 来源:山东机构编制网

烟台市福山区委编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优编强基”改革,以编制资源“支点”撬动民生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编制保障。

一、深化“优编强才”,搭建“才有广用”大舞台。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引领。利用干部人事编制一体化平台管理系统,摸清人员编制底数和预退休减员等情况,建立编制资源信息台账,全面掌握各部门的人员信息。2024年共完善12类子集、1400余条人员信息,为精准引进人才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建立动态编制机制。制定《福山区事业单位动态编制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动态编制专户,坚持专编专用、动态管理和循环使用的原则,为满编或超编的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提供保障。近年来,共核定动态编制40余名,确保每一名动态编制用于急需岗位,发挥最大效用。三是构建量化核编模型。依托“一体化平台”管理系统,建立涵盖职责任务、工作强度、工作重心、年龄学历、考核成绩等要素的“五维并联”量化核编模型,精准为全区引进人才400余人,推动经济金融、规划建设、法律研究等领域“高精尖”人才“汇聚福山”。

 二、深化“优编强教”,打造“学有优教”新高地。一是优化学校布局。充分考虑学龄人口的分布和变动趋势,立足长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全区的学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以满足均衡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新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和6所公办幼儿园,有效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优质教师资源下沉到教育教学一线,扩大优质师资覆盖面,本次区管校聘调整涉及20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计80人,推动优秀师资力量在全区范围合理配置。三是推进“集团办学”建设。实施“集团化办学、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优质学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构建起教育发展的共享体,实现集团内部学校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同步进步。当前,已成功组建3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有效推动中心城区学校资源的均衡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福山教育品牌注入新动力。

三、深化“优编强医”,铺就“病有良医”优路径。一是推动疾控体制改革。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局,重新组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疫情防控和卫生监督执法职责,织密疾控体系网络,持续增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二是共建区域医疗格局。以区域内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分析全区各街道的人口密度、最远服务半径等关键数据,在原有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上,建成中医药功能室统一设置、多种中医药诊疗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且各具特色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三是扩充基层医疗队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充基层公共卫生力量,通过优才计划选调,为其补充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卫生检验等专业性技术人才36名,夯实疾控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力量。

四、深化“优编强街”,夯实“基层善治”强根基。一是完善基层履职体系。编制街道岗位履职清单,在8个街道设置综合事务、平安法治等24个岗位,优化人员与岗位适配程度,既可“一人多岗”也可“一岗多人”,确保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探索开展打破干部身份、年龄限制工作试点,明确重要岗位负责人按中层干部管理,行政、事业身份人员均可竞聘任职,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下沉执法专业力量。依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整合公安、交通、生态环境等力量,构建“1 6 n”联合执法架构,成立11个社区综合行政执法派驻站,下沉70名执法队员和协管员,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三是加大编制资源倾斜力度。聚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近年来,通过公务员考录、“优秀毕业生”选调、政策性安置等方式,共为街道补充人员200余人,切实保障基层用人需求,持续增强基层治理力量。


网站地图